结节就是一个实质性的阴性产物,散结如果不补阳,结节是散不干净的。
补阳,就是从更底层的逻辑,从根上来断绝水湿的形成。
凡是结节,肿瘤,癌症者,基本都离不开的一碗“纯阳汤”,从根上补足阳气。我还是通过一则医案进行讲解:
之前有位患者,乳腺结节五年了。她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尤其在秋冬季节,每当遇到凉风,便会引发咳嗽。她自述平时特别怕冷,月经颜色发黑,并时常伴有腹痛,手脚冰凉的症状在冬季尤为明显。此外,她还感觉身体乏力、沉重。
她面色白而无光,舌苔淡薄,且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这些症状综合起来,表明她体内阳气不足,卫气虚弱,因此容易受风寒的侵袭,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
针对她的病情,我为她开具了一个中药方剂,包括桂枝、炮姜、艾叶、茯苓、桃仁、白芍和丹皮等药材。
经过一周的治疗,她明显感到手脚开始变得温热,面色也变得更加红润,身体感觉轻松了许多。继续服用30剂后,她的月经恢复了正常,咳嗽和吐痰等症状也消失了。三个月后进行复查,乳腺结节已经明显缩小。
这位患者的情况是典型的阳气不足和卫气虚弱所致。由于阳气不足,水湿无法在体内得到正常的气化,从而形成了湿气重的表现,如双腿沉重、身体乏力、困倦以及舌边齿痕等症状。
通过中药的调理,她体内的阳气得到了补充和增强,从而改善了这些症状,并有效地缩小了乳腺结节。
所以本方我大量的进行了补阳,桂枝通阳布气药,为君药,但是还不够,患者阴重已成形,已经形成了实质性的结节,所以我又加入了两味纯阳草——艾草、生姜,辅助桂枝进行升阳暖阳。
补阳之后寒气散开,结节就有了散开的“力量”,这时候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的帮助,速度就更快了,所以又加入了桃仁、丹皮来帮忙活血凉血。
茯苓是祛湿的,所有的结节不过就是痰湿在作祟,祛湿化痰是不能少的。
白芍可以滋阴养血,引血下行,像患者痛经的情况就能很快的得到疏通,从而缓解疼痛。
对于这位患者,我们采用了张仲景的名方《桂枝茯苓汤》作为基础,并考虑到她体内寒气过重的情况,特别加入了炮姜和艾叶以增强温阳散寒的功效。这个调整后的方剂旨在温通经络,消散寒凝,同时促进水湿的代谢和排出。
温阳散寒桂枝茯苓汤
桂枝: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宁心
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炮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如果患者湿气过重,我们可以考虑加入五参散或四妙散来加强利湿效果。五参散主要由茯苓、泽泻、猪苓等组成,能够利湿利水,促进湿邪排出。四妙散则包括苍术、黄柏、牛膝等药材,同样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对于由热盛引起的血瘀之症,我们可以在方剂中加入蒲公英、忍冬藤、连翘等药材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忍冬藤则能清热解毒,疏风通络;连翘则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
我每次给学生们讲医案的时候,都会强调,中医治的是根和本,不能停留在表面,看诊的时候不要着急下定论,想清楚想明白了再开方。医学是非常严谨的,必须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整个方子逻辑严密,才能配伍出好方。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