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本草经疏》、国医名家刘志明先生用药心法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本篇文说一开头,想问您一句话:你的关节还能用多少年,用到多大岁数?如果看官你是年轻人,自然无需担心此事。如果您是50岁以上,有些年纪的人,这个问题,还真得好好想想。因为风湿病、类风湿病,往往在这个年龄折磨我们的骨骼和关节。风湿、类风湿,这在中医里统统归为痹症。今天在这里,“精诚名医汇”要为你介绍一张验方,对于一部分痹症有不错的调理效果。闲言少叙,先把组方奉上——准备当归12到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生甘草12到15克,生薏苡仁24克,防风12克,防己12克,忍冬藤15克,海桐皮12到15克,水煎服。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乃是我国当代老一辈中医学家刘志明先生的经验方。刘师年生人,湖南湘潭人,祖上业医十代,家学深厚。刘师十五岁开始学医,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擅长中医内科治疗,著作颇丰,有验方验案无数,令人敬仰。列位看官,此方能做什么?答曰治疗热痹。原来,这痹症,有寒痹和热痹之分。此方主要的作用,在于治疗热痹,以湿热为主、风寒为兼、寒热虚实错杂的患者,最为适用。说到这里,有些看官可能觉得复杂了。其实,这一点都不复杂。这热痹的产生,大体有三类情形。第一,就是身处湿热的环境而发病。第二,就是外感风寒湿,但是身体素来阴虚阳盛,所以风寒湿很快转变为热邪,形成热痹。第三,就是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日久,终于郁而化热,形成热痹。临床来看,后两者比较多。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多为湿热为主,兼具风寒湿。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风湿、类风湿属于上述情形呢?分辨起来,也一点不难。就关节局部症状而言,要么红肿热痛,灼热感明显;要么关节肿胀特别明显,疼痛发沉,肢体无力;要么关节有肿胀和灼热感,甚至可能变形。就大小便来说,要么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要么大便溏而小便短黄;要么大便干燥而小便短少。从舌象上看,要么舌质红,舌苔黄腻偏燥;要么舌苔黄腻;要么舌苔少或者干脆无舌苔,舌质发红。从主观感受来看,要么口干喜饮,发热恶寒,要么食欲不振,时长有呕吐感,要么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而烦热。这些种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当比较常见了。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该看看上方是如何调治的吧。为了您看着方便,我们再把好方赘述一下——准备当归12到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生甘草12到15克,生薏苡仁24克,防风12克,防己12克,忍冬藤15克,海桐皮12到15克。此方的宗旨,在于清热而去风湿。就清热而言,用了大队的药物。这就是黄芩、连翘、生甘草、薏苡仁、防己、忍冬藤。那黄芩,性味苦寒,入入肺、脾、胆、大小肠径,能够清热燥湿。那连翘,性味苦、微寒,入心、小肠经,功在清心解热,消肿散结。那生甘草,少用能调和诸药,多用则能泻火清热。那薏苡仁,能够清热、利湿、健脾。那防己,性味苦、辛、寒,入膀胱经,可以利水清热,通行十二经脉。那忍冬藤,性味甘,寒,入心、肺经,功在清热,解毒,通络。这几位药配合在一起,可以清热、解毒、通络、祛湿,对于蕴藉在体内的湿热之毒,有很好的疗效。在这些清热药物的基础上,我们用海桐皮来祛风湿,用防风来散寒祛风除湿,再用当归来活血行血而化瘀止痛,就可以实现清热毒、祛风湿、解淤痛的目的。以湿热为主的热痹之苦,可以得到治疗了。当然,此方在应用的时候,还需根据病情加减化裁。比如说当热邪已去,黄芩、连翘等清热泻火药就要去掉了,并且以调理气血、调和营卫来作为主基调,进行善后治疗。总之,我们在应用之前,务必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以求最佳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