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医融入日常生活,打造健康新常态
第4篇,医路漫漫青竹相伴。来源|《医林怪杰张炳厚》导读张炳厚教授,虽未出身中医世家,却师承众多中医大家,如秦伯未、王文鼎等。他的医术精湛,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善于选用独特药方,尤其喜爱使用虫类药。在中药分类中,虫类药属于动物药范畴,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等,具有搜剔筋骨、通经活络的功效。张教授深受叶天士等医家思想影响,认为虫蚁药对于久病入络、痰瘀互结等病症有显著疗效。他继承了宋向元老中医的活血化瘀理念,并将虫类药分为补养药和虫蚁药两大类,善于运用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灵活运用各类药物。在头痛的治疗上,张教授总结出一套经验丰富的治疗方案,包括川芎茶调散类方、滋生青阳汤加减以及重用虫蚁药等方法。
痹证
张老认为,虫蚁药在搜剔筋骨、追风定痛、活血通络以及搜诸血络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与其他药物配伍,虫蚁药在治疗多种疼痛病证时,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痹证,多因机体正气虚弱、营卫失调、经络空虚所致,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寒热虚实、瘀血痰浊等多个方面。治疗时,需审证求因,权衡主次,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张老自拟的“疼痛三两三”方,是治疗寒痹的特效方剂。该方由当归、川芎、忍冬藤等中药组成,具有和血祛风、通络蠲痹的功效,对于寒痹的治疗效果显著。
此外,张老在治疗痹证时还强调重用黄芪、善用引经药,并重视理气行气。他特别擅长运用虫类药物,如白花蛇等,这类药物能够搜风通络、化瘀解痉,对于因神经病变而引起的拘急、抽搐、麻木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针对不同病情,张老还会选用蜈蚣、全蝎、水蛭等地龙等虫类药物。他特别强调全虫的应用,因为全虫足尾头翅俱全,更能发挥活血通络的功效。这些药物在治疗诸般疼痛,尤其是久痛方面,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肾脏疾病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张老在肾脏疾病方面的治疗经验。慢性肾脏病,一种肾损害持续超过3个月的疾病,伴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张老诊疗的重点之一。他将其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大类,其中肾阴虚更为常见。针对这类疾病,张老自拟了补肾地龟汤类方,以熟地黄为君药,补肾阴、生肾血,为治疗肾病的核心药物。同时,重用龟甲补肾阴、敛虚火、潜阳,其滋阴效果显著。当归则补血活血,为血病常用之要药。黄芪益气升阳,扶助阳气以实表。泽泻则利水道清湿热,补肾亦为佐药。全方共同达到补肾阴、生精水、益气通阳的效果。对于血尿酸高的患者,张老会加入蓬莪术5g以增强疗效。
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张老同样善用虫类药。他认为,这类药物以其血肉充养,能填补冲任,飞灵走窜,疏经剔络,功效非凡。他常用龟甲、鹿角胶、紫河车等治疗子宫偏小、月经不调。对于瘀热闭经,他则用地鳖虫配大生地;乳腺结肿则用露蜂房配生麦芽;宫冷不孕则以海马配紫河车、大熟地;痛经则用失笑散加九香虫;子宫肌瘤则以水蛭、三棱、莪术破血散结,加炒山甲、制鳖甲、牡蛎软坚散结;卵巢囊肿则以“消疠丸”加炒山甲、三棱、莪术、山慈菇等治疗,可使囊肿减小或消失。
此外,张老在治疗其他疾病时也有诸多经验。他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用药。同时,他善于运用虫类药物,如白花蛇等,这类药物能够搜风通络、化瘀解痉,对于因神经病变而引起的拘急、抽搐、麻木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针对不同病情,他还会选用蜈蚣、全蝎、水蛭等地龙等虫类药物,发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张炳厚教授在用药上独具匠心,尤其擅长运用虫类药。他深知蝎子和蜈蚣等昆虫身附有毒腺,但经过潜心研究和亲身试验,他发现这些虫类药能通经窜络、刮剔瘀垢,对于治疗头痛等病症具有显著效果。张老常在处方中加入全蝎和蜈蚣,以增强通络化瘀的效果。他认为,虫类药能起到草木药无法比拟的作用。此外,张老还对其他虫类药如山甲、土鳖虫、水蛭等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常将这些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痹证等。在运用毒药和猛药时,张老始终遵循一个原则:药力专一,能迅速驱病而不伤正气。他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体质,灵活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