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功效的小虫子能壮阳,能疏肝,能补脾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本品功用广泛,不仅能补脾肾、壮元阳,还能疏肝郁、散滞气,特别擅长治疗因肝郁气滞而引起的气痛。其适应证包括:

肝胃气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且呈阵发性,主要局限于两胁及脘部。慢性肝炎之肝郁气滞或肝郁血瘀型,胁痛持续。背部痹痛剧烈,局限于背部如“着痹”,其他部位不痛,或虽走窜但仅限于背部。

使用本品时需根据症状配伍其他药物。例如,肝胃气痛可配以舒肝理气药;慢性肝炎之胁痛宜伍以活血化瘀之品如参三七;背部痹痛则在理气和络剂中加葛根、秦艽。需注意,若痛在脐腹部且上下窜走攻筑,或虽在脘部但痛无定处,或有溃疡病者,服用本品可能无效甚至加重症状。

此外,本品还因其疏肝行气之功,常用于术后肠粘连、胆结石和泌尿系结石疼痛的治疗,并有一定的补脾肾、壮元阳作用,可用于性神经衰弱的辅助治疗。服用后约10~15分钟,胃部会有气攻筑如奔豚状,随后肠鸣,可能出现嗳噫或矢气,但痛胀逐渐缓解。因本品性温且能温肾壮阳,故肝胆火升、阴虚舌红者需慎用。

临床应用方面,九香虫为主药的处方常用于治疗“肝胃气痛”经常发作者,效果显著且巩固。若脾胃虚寒,则需去苦寒之八月札并加用其他温补药物;火郁甚者则参用左金丸。此外,与蒲公英、砂仁等配伍的九香虫散剂对神经性胃痛也有良好疗效。黄XX,一位29岁的女性工人,长期受到肝胃气痛的困扰。每当辛劳、受寒或情绪波动时,她的脘部就会疼痛且胀满,这种疼痛会牵连到胁肋,有时甚至像针刺一样难以忍受,且反复发作,通常需要服药和休息才能缓解。最近,由于情绪不佳,她的病情再次发作,舌苔薄白略红,脉象弦细,左关脉象尤为明显。她的情况显然是由于七情郁结,导致肝气横逆,进而侵犯中宫所致。因此,我们决定采用疏肝解郁、和胃定痛的方法来治疗。在原有的处方基础上,我们加入了煨金铃子和生白芍各9克以增强疗效。患者服用一剂后便有所缓解,两剂便基本痊愈,之后我们用调益肝胃的药物治疗以巩固疗效。至今十余年过去,她的病情再未复发。

此外,九香虫还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胁痛。这类胁痛多由肝郁血滞引起,极为顽固,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我们直接给予“宁痛丸”治疗,效果显著。对于症状较为复杂的患者,我们会将九香虫加入到辨证论治的处方中,同样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宁痛丸的配方包括九香虫、参三七和炙全蝎等药材,研磨成细末后制成丸剂。患者服用后一般一两天便能感到疼痛减轻,之后可以改为每天早晨服用一次,直至疼痛完全消失。

另外,九香虫还常用于治疗术后肠粘连等病症。术后肠粘连多因腹部手术引发气滞血淤所致。《灵枢·百病始生篇》中提到的“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与肠粘连的发病机理相似。因此,在治疗上我们主张行气和血、运脾助消化。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九香虫等药材,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陈X,一位37岁的女性工人,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已有三月。然而,近两个月来,她出现了食欲不振、腹胀和排便困难的症状,同时肠蠕动也显得微弱。尽管已服用了四十余帖理气消胀的中药,但病情并未得到改善。经过市一院的钡透检查,确诊为回盲部轻度粘连、移动盲肠II°以及过敏性结肠炎。患者舌苔白糙,脉象细弱,显示出脾虚气滞、血瘀络阻的病症特点。

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制定了健脾行气、活血和络的治疗方案。具体处方包括全当归、徐长卿、决明子、佛手片等药材,同时加入九香虫以增强疗效。患者服用四帖中药后,腹胀症状明显缓解,肠鸣音增强,自我感觉舒适许多。复诊时,舌苔薄腻,脉象细微弦,说明前法有效,无需更改。因患者目赤症状短暂出现,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入桑菊以应对。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腹胀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偶尔感到少腹有牵引不适感,大便每日1~2次,感觉顺畅。患者舌苔薄糙,脉象细弱,因此我们继续采用健脾行气、活血和络的疗法,并略作调整处方。患者续服六帖中药后,病情得到完全控制。

此外,九香虫在胃癌和胆囊结石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对于胃癌患者,我们推荐使用九香虫配以藤梨根、龙葵等药材来缓解症状;而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我们则在“三金汤”的基础上加入九香虫和芒硝来止痛并促进排石。

汪XX,一位42岁的女性患者,患有慢性胆囊炎已达六年之久。近年来,她经常出现胆区刺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次发作还伴有发热和黄疸,摩非氏征呈阳性。患者舌苔黄腻,脉象弦数,表明肝胆郁结、气滞湿热交织。我们采用疏肝理气、利胆排石的疗法来治疗患者,并加入蒲公英以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患者服用三帖中药后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用六帖后症状完全消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