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有趣的灵魂取象比类思维 [复制链接]

1#

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最初源于古老的经典传承——《易经》与《*帝内经》。《周易·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医易本是同源,《*帝内经·素问》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古人善于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进行分类,从而找出其共同的特征,探求其本质。取象比类的内涵是指由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类比与象征的方式探求世界内在规律,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取象比类思维多取象于自然、生活之理类比于医理,应用于中医的理论与临床。

在认识五脏中的应用

古人通过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自然属性,类推五脏的生理特性,五行具有“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的特点,五脏与之相应,即以木的升发、条达,类比肝的疏泄升发功能;火的温暖、通达,类比心推动血液运行,温暖全身;土之化生、承载,类比脾主运化,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金之肃杀、潜降,类比肺主肃降;水的寒凉、滋润、闭藏,类比肾藏精、主水。

在中药功效中的应用

藤类植物皆缠绕蔓延,纵横交错,无所不至,以之比象人体的络脉,故藤类中药有通络散结之效,如络石藤、忍冬藤、伸筋藤、鸡血藤等。蝉其声清响,昼鸣夜息,故以蝉蜕治失音、小儿夜啼诸症。紫苏、百合朝开暮合,如人类作息一般,故服之能治失眠。爬形类且善动、性情凶猛的动物药,主动而擅于走窜,适用于血脉瘀阻不通等证,如土鳖虫、全蝎、蜈蚣。

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自然界的风善行数变、变幻无常,摇摆不定。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兼有发病急骤,变化多端特点的疾病,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运用取类比象观,故名之为“中风”。

“取类比象”可以说是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取象比类思就是发现研究对象与自然界已知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通、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特质,然后进行充分关联类比。取象比类思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常常是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通过已知来寻求未知,解释未知,为中医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究思路。

通过以上看来,中医也不是那么晦涩难懂、枯燥无味,恰恰相反,中医而是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纯朴的不能再纯朴了,并且拥有一个有趣的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