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天人合一”,是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中医的方、药、经、穴离不开取类比象,人类的衣、食、住、行更是紧密相关。
中医讲“天有精,地有形”、“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等等,皆是分析人应该如何取法天地之象。
咋一听起来有点抽象,?其实很贴近我们的生活。
中医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故“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比如五皮散可以治皮水,《成药便读》云其“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借以说明药用部位与病位的疗效关系。
今天上午,和一位正在东北读研的病人聊的挺开心。她先天禀赋阳虚体质,现夹杂痰浊阻肺又患时疫,阳虚累及了肺、脾、肾三脏。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中长期痰浊阻滞,影响了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
无意中得知她在东北读书,考虑到地理环境,还是很愿意和她聊一聊。
举个例子:
北方的冬小麦,长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都没有冻死,可以度过漫长的寒冬,可见它的抗寒能力有多强。取类比象,北方人吃小麦,恰恰是为了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
南方人吃米饭,仅仅是习惯吗?我认为不完全是。水稻小的时候基本上是长在水里面的,南方气候炎热,又是取类比象,南方人吃大米,就轻松度过了炎炎夏天。
她告诉我,她在东北却天天吃米饭,从天人合一的大环境出发,我还是比较??建议北方人吃小麦,南方人吃米饭。
若是南方人长期在北方生活,还是坚持南方的饮食习惯,有可能就会扛不住当地的气候,反之也是一样。
《本草思辨录》中云:石膏“丝之纵列,无一缕横陈”,极似肌肉纹理,其性主解横溢之热邪,故善治肌肤大热。又如,陈皮外有棕眼似毛窍,内白又象肌肉,故可入脾肺二经;丹参、茜草之类色赤走血,而山药、白术则色白入气;忍冬藤、首乌藤可舒筋活络,以藤之象比类于人的筋……实际应用就是这么简单。
能够适应环境亦很重要,因为这就是健康。
举个例子:
芦根生在水里,为什么却不被淹死?
因为它有一套排水的系统。取类比象,我们用芦根来排水利尿。又因为芦根中空无心,所以除烦止呕。前两天有位失眠近20年的病人,接近抑郁,心结不开,热扰心神。已经不能适应环境,背离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可见七情致病也是不容小觑。
环境和人的心态都是动态发展的。开朗的性格,大度的胸怀,积极的心态,才能让你如鱼得水,从而适应环境。川楝子为了不让虫子??吞噬,它都可以产生一些有*的物质来杀虫,植物尚有如此智慧,人类焉能输之!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