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原因,学生不能直接跟诊临床学习,幸得同门道友的分享,获得徐老师的临床治疗医案,我细细领悟徐老师的方药,治疗法则,关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案例,写出来与同道分享,本人学习中医时间不长,如果有悟得不对的地方,请同道老师们及时指出,帮助我成长。
初诊
李某,女,53岁年11月25日
主诉:关节痛
现病史:晨僵5年,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手指及脚趾关节对称性疼痛,无明显关节肿胀变形,心慌心悸,口苦,二便正常,夜尿多,失眠,50岁绝经。
四诊:脉:左寸稍滑,关弦稍滑,尺细弦稍滑略紧,右寸稍弦略滑,关弦稍滑,尺弦稍略紧,舌红,苔白,有裂纹,肤色暗,鼻梁青,下至皮肤有暗斑,无水肿。
诊断:太阴少阳
医嘱:方一:乌头汤合四味健步丸加忍冬藤
方二:柴胡桂枝汤加忍冬藤
方一:生麻*15赤芍15生*芪15生甘草15制川乌15忍冬藤60石斛30丹参15,怀牛膝15
方二:柴胡40桂枝15赤芍15*芩15法半夏20*参15生姜15,大枣30生甘草10忍冬藤60
医嘱:上午服用两次方一,下午服用两次方二。忌酒、全鸡蛋。
分析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西医病名: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上很常见,其病程长,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病变累及骨、关节、肌肉、皮肤、血管等组织,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的结蒂组织病,目前现代医学疗效不够理想,被公认为疑难杂症,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非激素的抗炎药,如布洛芬,奈普生、吡罗昔康,服用后可减轻关节的肿痛,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抑制前列腺素,但对前列腺以外的其他介质没有抑制作用,不管服用多久,都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和骨关节的破坏。
另一类药物是抗风湿药,如:青霉胺,对免疫的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因而降低疾病的活动性,减慢病情的进展。能改善,但不能根治。有一定的副作用。
西医病名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为痹证范畴。疼痛、肿胀、拘挛僵直是主要三大症状。根据临床疼痛的表现,可分为风痛、寒痛、湿痛、热痛、瘀痛。
在临床中,徐老师不拘泥于古中医的研究,把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学的辨病论治完美相结合,两者结合,则是对新医药的一种创新。
辨病与辨证的密切结合
根据患者症状,晨僵5年,手指及脚趾关节对称性疼痛,无明显关节肿胀变形,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金匮要略》记载病为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患者病发5年,关节无肿胀,舌苔白,脉弦紧略滑,辨为寒湿痹阻。治当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方一:生麻*15赤芍15生*芪15生甘草15制川乌15忍冬藤60石斛30丹参15,怀牛膝15
制川乌善于温经散寒,宣通痹闭,镇痛作用甚强,现代研究,川乌有降低抗链球菌“O”、“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之效,凡寒证、痛证必用品。是治疗类风湿疗效较佳的药物。红肿热痛者,则不宜用。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脑病,心绞痛,脉结代,以及老年性心肺功能不全者,更须慎用。
麻*其性上扬,疏腠理,透表祛寒湿,二者相配伍,外能宣表通阳达邪,内可透发凝结之寒邪,痹痛自无。痹久必瘀,用赤芍,丹参宣痹行血,甘草缓急止痛,《伤寒论》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脚挛急”,说药后“其脚即伸”。*芪益气固卫。重用忍冬藤养血通络,舒挛缓痛。怀牛膝,《神农本草经》说得更清楚,说“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怀牛膝同时还可以补养肝肾之功。石斛,古代多用来治疗脚弱腰痛的病症。
从证求因,从整体观调整患者体质
《内经》“有诸内,必形诸外”,患者肢节疼痛,心慌心悸,口苦,夜尿多,失眠,鼻梁青
左寸稍滑,关弦稍滑,尺细弦稍滑略紧,右寸稍弦略滑,关弦稍滑,尺弦稍略紧。
在六经辨证中,胸肋苦满,鼻梁发青,双关弦,邪入少阳,为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解郁枢机,和解少阳。患者同时肢节烦痛,太阳表证未解,故合上桂枝汤调合营卫,解肌疏风。
《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方二:柴胡40桂枝15赤芍15*芩15法半夏20*参15生姜15,大枣30生甘草10忍冬藤60
徐老师在两个方中都重用忍冬藤,忍冬藤不仅具有养血通络,利尿除湿,舒挛缓痛的功效,同时含有*酮类化合物具有抗风湿的作用。
期待本医案下一次的进展,我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