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股肿 [复制链接]

1#
股肿

概述

股肿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而引起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临床以肢体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走行区压痛、肤温升高、浅静脉怒张为主要特点。多发于单侧下肢髂股静脉及小腿肌肉静脉丛,以小腿深静脉、股静脉、髂股静脉为最常见,可引起肺栓塞而危及生命。相当于西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深静脉炎。

病因

.劳损伤气多因患恶性肿瘤、慢性疾病、术后久卧、久坐或产后伤气,气为血帅,气不运则血不行,脉道受阻。2.外伤血瘀或因盆腔手术、外伤等,导致瘀血阻于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停滞肌肤则肿而成本病。气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水津外溢则肿;久瘀化热,故肢体红肿热痛;气虚不摄,脉络瘀血结聚则扩张显露。

症状

.湿热瘀滞

症候多见于本病的急性期。整个下肢肿胀疼痛,皮色苍白或发绀,扪之灼热,腿胯部疼痛,压之更甚,固定不移;发病于小腿时,小腿肚作胀、触痛,行走困难;可伴低热;苔白或腻,边有瘀紫,脉数。

辩证湿热下注,阻于脉络,湿热与血热互结,气血瘀滞,气血循环障碍,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停滞肌肤则肿;瘀血固着则疼痛,压之更甚,固定不移;湿热熏蒸,则有低热;苔白或腻,边有瘀紫,脉数,是湿热瘀阻之证。

主方五神汤合抵当汤加减。

处方举例忍冬藤30g,紫花地丁0g,车前子0g,*柏0g,生薏苡仁30g,川牛膝5g,大*0g,益母草30g,丹参30g,桃仁0g,虎杖0g。

2.气虚血瘀

症候多见于本病的慢性期。患肢肿胀久不消退,按之不硬而无明显凹陷,沉重麻木,皮肤变紫或皮色苍白,青筋显露;倦怠乏力;舌淡而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辩证病变日久,耗伤气血,气为血帅,气虚无力而不运,则血不行,脉道受阻,故见患肢肿胀久不消退,按之不硬而无明显凹陷,沉重麻木;气虚不摄,脉络瘀血结聚则扩张显露;气虚则倦怠乏力;舌淡而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涩,为气虚血瘀的征象。

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举例生*芪30g,当归0g,丹参0g,赤芍0g,桃仁0g,红花0g,川芎0g,地龙0g,水蛭0g,莪术0g,三棱0g。

诊断

①症状初期:患肢突然肿胀,疼痛,皮色红,皮肤温度升高,扪之灼热,活动受限,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发热,便秘溲赤等症状。中期:下肢肿胀疼痛,痛有定处,皮肤苍白或发绀,下垂时肿胀和颜色明显加重及加深,青筋怒张,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后期:下肢肿胀日久,朝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抬高下肢后减轻,皮色略暗,青筋纡曲,倦怠乏力。②体征:初起时可见小腿或整个下肢肿胀,皮温升高,肤色暗红或苍白,按之凹陷。发于小腿者,腓肠肌有压痛,小腿伸直,足用力向背侧屈时小腿肚肌肉疼痛。瘀滞部位发生于髂部者,则股三角区有明显的压痛,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患肢虽明显弥漫性肿胀,日久进入慢性期,肿胀减轻,肿胀区可伴有浅表络脉(静脉)的扩张,皮肤增厚,小腿可出现色素沉着,甚则溃疡、象皮腿。③辅助检查彩超检查:可直接探及病变部位静脉管径增粗,静脉管壁增厚、模糊,回声低和加压不变形。静脉内血栓形成灰阶图显示腔内充满实性光团,随现病史延长回声增强,管径亦趋向正常,甚则缩小。管壁呈完全或部分阻塞时管腔不能被完全压闭,静脉瓣膜运动消失,腔内为实性回声,无彩色血流信号。目前彩超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首选检查方法,准确快捷而无创。下肢静脉造影:可显示静脉闭塞和中断,静脉充盈缺损,这些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依据。还可显示静脉复通,侧支循环建立,浅静脉及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是最确切的诊断方法。血液流变学检查:检查血液流变性变化,有助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和治疗。在进行溶栓、抗凝、祛聚等治疗时,均须经常监测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以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从而提高疗效,避免产生并发症。

本病需与下肢淋巴水肿、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全身性水肿相鉴别见表6—2。

()根据肢体肿胀、疼痛的特点,起病之缓急、病程的长短,体质、现病史等详辨病情所处的阶段。初起,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皮色暗红者,多为湿热瘀阻;中期,患肢肿痛,痛有定处,肤色暗红者,多湿阻血瘀;后期,肿胀沉重,朝轻暮重者,多脾虚湿阻;若肿胀按之硬实者,多夹痰瘀互结。(2)把握病机的“湿、热、瘀、虚”四个特点,结合舌、脉、症,辨清标本缓急,分湿、热、瘀邪之轻重,分证论治。早期(急性发作期)多因湿热之邪所致,当分湿、热之轻重,中期(慢性迁延期)多湿瘀互阻,当分湿、瘀的轻重,此二期均以邪实为主;后期(缓解期)多呈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以正虚(脾气虚)为主,湿阻、瘀血为次,或夹痰瘀凝结。(3)辨瘀血之因,血瘀贯穿于疾病始终,但初起乃湿热阻于脉络而致瘀血,湿热为因,血瘀乃果;后期则因气虚而致瘀。

治疗

.内治①本病急性期辨证多属湿热瘀滞证,治宜理气活血、清热利湿;②慢性期辨证多属气虚血瘀证,治宜益气活血、通阳利水。2.外治早期宜清热消肿外敷,后期宜以熏冼法以温通活血消肿。

预防

.术后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嘱患者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或在床上做下肢活动。或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2.患股肿后,前半月应卧床休息,患肢略屈曲抬高,发病个月内不做剧烈活动,特别是下地,以防引起严重并发症。3.发病后期可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