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学员专访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大学期间经历过“真香”警告的Z同学,他曾经对程序员抱有刻板印象,觉得其中多数理工男都只一门心思扑在电脑上,不善交际,像他那种欢脱外向的性格应该不太适合学习计算机专业。
但万万没想到,他后来却义无反顾地准备跨专业申请数据科学,乐呵呵地走上”码农“之路!
不妨跟着棕榈君,一块看看他是如何找准自己的未来方向,并收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八大藤校之一)DataScience项目的offer呢?
(图片由Z同学本人提供)
背景信息一览
本科:中山大学(高校)
GPA:3.8
TOEFL:
GRE:+4.0
Part1
第一志愿被调剂,
勇敢踏出舒适区,跨专业申请!
刚高考完的我,就像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畅想未来的自己会如何如何:也许考试能超常发挥,进入到自己心仪的大学就读喜欢的专业;以后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又或者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中不断耕耘,开花结果……
不尽人意的是,我的第一志愿专业原是金融学,后来被调剂到自然科学类专业。大一开学后,我一边处于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的状态,一边又沉浸于大学专业被调剂的失意中,对未来感到迷茫。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为此,我去找了同专业的学长、学姐聊天,询问他们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以及出路选择。其中有个学长和我提到了留学,这让我眼前一亮。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中,我都在逛留学论坛、咨询留学中介,向有留学经历的朋友打探消息,做更深入的了解。
在了解的过程中,我也更加坚定了出国留学的念头,并结合就业前景与个人兴趣,计划申请数据科学(DataScience,后文简称DS)专业。一方面是想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另一方面也是想学习更专业、前沿的知识,提升自己未来求职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来源:CareerCast公布的The10BestJobsof)
为了能跨专业申请DS专业,我在大二分专业时就选择了地理信息科学,因为它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也会教一些计算机类及数理相关的课程,能够补充自己的专业背景。
如果你也有跨专业申请留学的想法,学长这里有三个小建议,供你参考:
首先,要先了解自己意向申请的项目概况,查阅课程设置以及申请要求,比如是否有背景限制、要修相应的先修课等。以DS项目为例,常见的先修课程有: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机编程基础、计量经济学、概率论等。
其次,补充相关学术背景,申请科研或实习项目。如果是想转理工科的同学,更推荐做一些科研项目,如果是想转商科,有一些相关的实习经历则更是锦上添花,也便于大家之后找导师写推荐信。
最后,要记得保持较高的GPA。不要因为自己是转专业,就忽视自己原专业的必修课成绩,因为它将成为招生官衡量你学习能力的主要指标。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Part2
谁说背景提升不重要?
“软硬”背景得两手抓!
我身边有些朋友,都是在大学的“小尾巴”上才匆匆忙忙计划留学,背景提升和语言成绩都没能好好准备,这就导致后面的申请结果并不理想……
这也让我意识到,大学期间早早地确定自己未来想从事的发展方向是很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自我认知,还可以有效地规划时间,并基于这个目标,有条不紊地进发。
所以当我有出国留学的想法时,就将自己的攻坚方向定在了“三维成绩“与”科研经历“上,但也与此同时会多元发展,不断尝试新的事物,比如作为合唱团成员,参与导演每年的专场音乐会、申请了亚洲地理大会做志愿者、任职英语演讲协会toastmaster副主席……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众所周知,想申请美国Top30院校或英国G5院校,都要从“硬件背景”与“软件背景”两手抓!所以我在大二的时候准备托福考试,大三的时候备考GRE,都考出了还不错的成绩,大学期间也保持3.8的GPA。但对我申请帮助最大的,莫过于是大学期间自己做的两段科研经历了。
第一段科研经历(大三上学期):
跟着本院做数据相关研究的老师,提取出遥感图像中的城中村部分,最后研究成果发布在IEEE的EarlyAccessPage上。
第二段科研经历(大三至大四的暑假):
在棕榈的内推下,拿到清华大学语音实验室实习的岗位,利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去自动化地从视频素材中提取目标人物的语音数据,进行人脸识别相关的研究课题,最后在ICASSP上发表了论文。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我也非常感谢棕榈提供的内推机会,在这之前,自己从未想过能在清华做暑研。这段经历也补足了我专业背景上的劣势,补充了专业知识、丰富了科研经历,还见识到大陆第一梯度学府的学术水平,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激励了我追求梦想而上下求索。
我结合了自己申请DS项目的经历,整合了一些“小目标“,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1.硬件背景
(1)GPA:学校虽然不会设“最低分数线”,但建议能达到3.5+。
(2)托福:+;雅思:7.0+。
(3)GRE:建议GRE考到+。
(4)专业背景:更偏好有数理背景或量化背景或计算机背景的学生,转专业的同学需要修完相应规定的先修课。
2.软件背景
(1)实习经历:建议有2~3段实践经历,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对申请会更有帮助。
(2)科研经历:建议有1~2段科研经历,最好能深入进行研究,并有一定的成果,如发布论文、期刊等。
(3)海外经历:此项不是“必须项”,但能对申请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可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海外适应能力等。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Part3
藤校最难申的DS项目,
如何才能收获offer?
宾大作为自己申请院校中,难度最大、综合评价最好的项目,看到“一亩三分地“上有许多大神人物也被拒了,当时我还忍不住有些担心,却没想到我最后能收获到宾大的offer!收到offer的头一天,我还恍恍惚惚,觉得自己在做梦呢……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让我概括自己的“成功经验“,我觉得无非是大学期间做的背景提升、用心备考的三维成绩、专业负责的留学中介,三者结合在一块,才助力我在这轮申请季中收获了藤校offer。
与棕榈结缘一开始是因为学长的推荐,加上自己多番衡量比较,才决定找棕榈大道来进行留学申请的辅导。在大三上学期签约了棕榈的种子计划,里面还包括实习内推、指导暑研申请等服务,这些真的是“花钱都不一定买到的价值”!除此之外,棕榈还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语言考试资源,让我能先人一步地为留学申请做准备,也为我省下大量时间与精力。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在申请季的时候,我对棕榈导师们的专业负责有了更深的认识。她们在初期就对我进行了个人背景诊断,规划我的留学申请,并制定了选校list,向我详尽地介绍了DS项目的课程设置、未来就业情况等,让我能更融会贯通地了解DS项目的专业知识以及宏观形势的变化。
其中,最感谢负责带我的主导师与专业导师,她们用心地辅导、优化我的文书与简历,帮我做素材挖掘、修正语法、润色大纲与细节,并用专业术语来放大我申请DS项目的优势与匹配度,专业度尽显。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在这里也分享我的部分选校list与优先级因素,给意向申请DS项目的学弟、学妹们做个参考:
1.宾夕法尼亚大学M.SinDS
2.康奈尔大学M.SinIS(DStrack)
3.哥伦比亚大学M.SinDS
4.南加利福尼亚大学M.SinDS
5.乔治城大学M.SinAnalytics(DS)
……
我主要是依据DS专业排名、学校综排、地理位置、毕业生去向(就业情况)等因素,与导师协商的选校list。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像DS这类STEM项目,在美国拥有36个月OPT,而全美范围内,又有,名以上数据科学工作者的短缺。所以如果申DS的同学,想留在美国就业,可以选择一些地理位置临近大城市的院校,像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大城市,便于未来的就业及发展。
从初入大学校园的“小萌新”,到临近毕业成为大四“老学长”,从一开始计划出国留学,还没有明确方向,到现如今收获到心仪院校的offer,坚定自己走上“数据科学家”的道路。回想这四年经历,让我越发觉得找准个人未来发展的方向才是是我们大学期间的必修课。
(图片由Z同学本人提供)
大家在大学期间可以多去了解、经历、探索,勇于尝试,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也希望我这份由努力带来的好运,能分享给你们,祝愿大家都能收获到自己心仪院校的offer!
想像中大小哥那样斩获顶尖名校offer?
想了解留学申请须知与规划,提升背景?
如果你想get同款导师辅导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