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案刘时觉主任论治痹症 [复制链接]

1#

刘时觉(主任中医师、国家级名中医)

温医院中医学教授、主任医师,温州市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国家级名中医。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及肾系疾病,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脑病、慢性肾炎、免疫性疾病、胃炎等,对中医养生保健颇有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国家级课题8项,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和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三等奖等科研成果奖十余项,现主持国家级及省市级科技课题多项。

雪山国医馆坐诊时间:周一、四上午。

HEALTH

01

治疗案例一

章某某,男,65岁,年3月6日初诊。主诉右膝肿痛半个月。患者于半个月前骑车受凉后出现右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伴小腿酸胀感,上下楼梯时明显,晨起稍有减轻,久行久立后加重,曾于1年前有过类似发作。查体:右膝关节肿胀,皮温略高,浮髌试验(﹢)关节内外间隙压痛,麦氏征(﹣),过伸过屈受限。舌质暗红,苔*腻,脉弦滑。

01.诊断和中医病机

诊断:痹证(滑膜炎);证属湿热瘀阻;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行瘀。

02.治疗方案

拟方:*柏10g、苍术、川牛膝各12g、薏苡仁30g、桂枝6g、草龙胆、木防己各10g、独活12g、赤芍、地龙各10g、忍冬藤30g、川芎6g。7剂,1天1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3月13日)右膝关节无肿胀疼痛,浮髌试验(﹣),关节内外间隙轻压痛,屈伸活动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03.医案分析

本例患者年事已高,因感受风寒湿之邪,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湿浊痹阻经络,骨节而成;湿瘀郁而化热,则有关节皮温增高;湿性趋下,其性类水,故多见下肢关节疼痛重着积液;治当清热利湿,活血行瘀。

全方体现了刘主任以丹溪治痹经验为基础,重视温行流散,反对燥热劫阴,注重活血行瘀的观点;方中注重辛味药的运用,以苍术、独活、桂枝辛热燥药温通祛湿,并以*柏、草龙胆、忍冬藤的苦寒制约辛燥,寒热并用、燥润互用,有防燥热伤阴之意。

其中*柏、苍术清热燥湿,草龙胆、忍冬藤清热泻火,防已祛湿行水,薏苡仁祛湿除痹健脾燥湿,共治湿与热;赤芍、川芎活血祛瘀;桂枝、独活治风;牛膝滋补肝肾强筋骨以治其虚;地龙清热通络;全方共起祛风泻热利湿、活血行瘀散结的作用。

HEALTH

02

治疗案例二

陈某某,男,22岁,年12月2日初诊。主诉双髋及腰背疼痛3年,加重半年。3年前自觉双髋隐痛,时轻时重,半年后腰背亦痛,伴晨起腰背僵硬感,曾在外院就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经治疗后病情有所稳定,但仍有反复疼痛,未再积极治疗;近半年来,上症加重,双髋屈伸不利,步履困难,腰背肌肉酸痛,僵硬感明显,常因疼痛难以入睡,畏寒喜暖,纳呆,便溏,小便清长,夜尿2~3次,足跟痛。

查体:精神软,面色少华,体型瘦弱,腰骶部僵直,无圆背畸形,Schober试验为3cm,腰骶及双侧骶髂关节压痛,轻叩痛,双侧“4"字试验(+);X线片示:双侧骶髂关节局限性侵蚀破坏,血沉34mm/h,CRP45mg/L,HLAB27(+),舌淡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01.诊断和中医病机

诊断:肾痹;证属肾虛督空,兼夹瘀滞;

治宜益肾培督,祛痹通络。

02.治疗方案

拟方:熟地20g、山药10g、狗脊30g、山茱萸10g、骨碎补20g、淫羊藿10g、杜仲20g、制附子6g、土茯苓、山慈姑各20g、鹿角片10g、独活12g、赤芍、鸡血藤各15g、川芎、桃仁各10g。14剂,1天1剂,水煎分2次服。西药以西乐葆胶囊mg/d对症治疗以加强止痛。

复诊:(12月16日)疼痛明显减轻,停服止痛药也能入睡,畏寒有减,足跟痛亦有减轻,腰背仍觉僵硬,夜尿2~3次,舌脉同前。上方加威灵仙10g,停用西药。

三诊:(12月30日)腰背髋僵硬感轻微,夜寐安,夜尿1~2次;查血沉23mm/h,CRP10mg/L,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去桃仁,加知母10g,*芪30g。守方又服1个月,除腰背髋活动欠灵活外,别无所苦。嘱患者避潮冷风寒,慎起居,适当锻炼,间断服正清风痛宁片及右归丸善后调养。

随访半年上症未见复发。

03.医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证”、“骨痹”、“肾痹"范畴、刘主任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痹论》等记载,认为该病的发病是因"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之”而形成。督脉为人身阳气之海,督--身之阳,腰为足少阴肾府又与足太阳相表里;肾督两虚,寒邪最易入侵,寒邪入侵肾督,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之,乘虚而入,深侵肾督,筋骨失养而发病。

刘主任常以补肾培督为主治之;用药注重参以阴阳燥湿论辨治,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阴阳两补以达补肾益髓温督的目的。认为,阳虚督空,常阳损及阴,治疗时若以辛热燥烈的温阳药直补其火,必更伤其阴且肾为水脏喜润恶燥,故临证时提倡治肾应温润,如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等,性虽温而柔润,此类药温而不燥,用之可收温不助火以助气化、滋而不腻以填肾精之功;如若虛寒证象明显,需用附片之类时,则应以附子与熟地等滋阴剂合用,补阳中得以阴配,益阴中得以阳助,使温而不燥,以达散寒凝、利湿邪、蒸津润燥之效。故其方多用温润补肾药,温煦柔润,温以通阳益督,润以补液生髓,温润相合,刚柔相济,使肾气复生而精髓生。

本例方中熟地、山药、山茱萸补肝肾益精血,有阴中求阳之义;狗脊坚肾益血、强督脉、利俯仰;骨碎补坚骨壮骨、行血补伤;淫羊藿温壮肾阳、除冷风劳气;杜仲补肝肾能直达下部气血,使筋骨强健;方中加入鹿角片以血肉有情之品充养,以栽培人身精血,兼入奇经,温通督脉;少佐刚燥之药附子,辛热燥烈、走而不守,借纯阳刚烈之性,通精髓、蒸精气,以为佐使土茯苓、山慈姑解*利关节、化痰散结,独活搜肾经伏风,赤芍、桃仁、鸡血藤散血滞,知母润肾滋阴以防燥热。全方温润补肾、祛风活血,药后患者三年所苦基本解除。

预约方式

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