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朝瓷器的植物纹这么多分型,还真是讲究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111/4325341.html

莲花纹根据莲花纹的花瓣构成及整体形态可以分为三型。

1型单瓣莲花纹

莲花的花瓣为单独的一层,有的花瓣中间还有花蕾。纹例见于赵明度墓、王世良墓、李云墓、徐显秀墓、库狄业墓、娄歆墓等。一般都装饰在灯、罐、鸡首壶、碗的外侧,围绕器物外围分布。徐显秀、娄歆墓中出土灯上莲瓣的外侧还有凸起。赵明度四系罐表面莲瓣外侧有刻划的草叶装饰。

2型复瓣莲花纹

纹例见于元良墓。盘心内侧有八瓣莲花,外侧同时分布有十六瓣莲花,中间还穿插有圆珠纹。花着部位为缩小的莲花纹,中间有联珠纹。

3莲花忍冬纹

为莲花纹和忍冬纹相结合的图案纹样。纹例见于溜博和庄莲花尊。莲花花瓣较小,一侧与型忍冬纹相连。

忍冬纹

忍冬纹是魏晋南北朝,乃至唐宋时期常见的装饰纹样。其出现应与佛教艺术有关,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忍冬花”的记载,忍冬即为金银花。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很大,作为临床常用的清热解*的药物。《外科精要》、《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疏》等医药典籍中都大量的记载了忍冬的药效,唐代之前主要使用忍冬藤入药,宋元之后花蕾也开始大量的使用。

北朝瓷器上使用的忍冬纹不多,主要出现在四系罐、烛台、莲花尊等器物表面,饮食器中常见的碗、盘、碟中没有使用。根据忍冬纹的纹样形态及整体构图可以分为两型。

1.单独对称式

每一个纹样均可以单独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且都以中轴线为准呈轴对称构图。按照组成纹样的花瓣个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亚型。一型每个纹样由七瓣组成,中间束腰,一侧五瓣,一侧两瓣,五瓣的一侧中间三朵花瓣较大,两边的花瓣呈向内侧弯曲状,与另一侧的两朵花瓣类似,但较之为大。纹例见于娄歆墓。二型每个纹样两侧的瓣数较多,且均较为细密,整体的形态瘦长。器例见于娄叙墓。

2.连贯波浪式

枝藤呈形弯曲分布,且首尾相连,花叶错位分布于枝藤两侧,线条流畅。不分式。纹例见于河南襥阳北齐李云墓、山西太原北齐库狄业墓。李云墓中出土四系耀上的忍冬纹装饰于器物肩部,忍冬纹上下各有两周弦纹,整个图案由一条连续贯通的枝藤和两侧交错分布的花叶组成,线条流转酣畅。库狄业墓中出土的忍冬纹装饰于烛台的口沿外侧,形象较之李云墓中的更加具象,现实感强。

看到这您看明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件植物纹瓷器。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