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用中药药性木通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木通

白木通,万年藤,

微寒,苦。归心、小肠、膀胱经。降,阳中之阴。

儿科常用药

泻火行水,通血脉,利水渗湿,通淋,泄热,通乳。用于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淋沥涩痛,或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产后乳少;肿瘤病人关节酸痛,水肿;乳腺癌,膀胱癌,胃癌,肝癌腹水。

煎服,3-6克。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尿频及孕妇忌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及白木通A.trifp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is)Rehd.的木质茎(去皮)。产于中国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省区。

《本经》:“通草,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

《别录》:“疗心烦哕出音声。”

《药性本草》:“治五淋,利小便,……主水肿浮大。”

《日华诸家本草》:“通小肠,下水,……及下乳。”

《本草纲目》:“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王孟英:“凡心经蕴热用犀角、*连等药,必兼木通,其效乃捷,以能引心经之热,从小肠出也。”

具有凉小肠,泻膀胱,泻肾,泻胆,凉三焦功效。

木通Mutong

《中国药典》本品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trifoliate(Thunb.)Koidz.或白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干燥藤茎。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煎服,3~6g。

木通的功效作用

苦,寒。入心、肺、膀胱经。

降火利水。

1.降火利尿:①用于湿热下注,症见小便赤涩热痛,口舌起疮,心烦等,与生地、竹叶、大*、甘草同用。②用于湿脚气、小便不利,与猪苓、苏叶、槟榔、木瓜同用。

2.宣通血脉:①用于乳汁不通,可与通草、漏芦、王不留行、猪蹄汤煎服。②用于血瘀闭经,可与丹参、牛膝、桃仁、生蒲*等同用。③用于湿热痹痛,即风湿性关节炎,可与忍冬藤、海桐皮、桑叶等同用。

古代木通与通草混淆,古书称为通草,即今之木通,古书称通脱木者,即今之通草,当知区别。木通、通草均有清利湿热及通乳作用,但木通昧苦,泄降力强,主清,入血分,又可通利血脉关节而通经下乳;通草甘淡,泄降力缓,主清肺热,入气分,又可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木通以心与小肠火盛之口舌生疮、尿涩尿血多用之,通草湿涩证较为常用。

1.配竹叶:清心利水。竹叶上能清心火除烦,下能利小便而渗湿,木通上清心降火,下可泄小肠湿热,心与小肠相表里。泻小肠即泻心火,二药合用,清心降火力量增强,并寓有治腑以治脏之意,可用于热盛心烦、口疮舌红、尿赤涩痛之证。

2.配茯苓:清热利湿。茯苓味甘淡性平,专走气分,功能利水渗湿、宁心安神;木通味苦性寒,人血分,能降泄心火,导湿热下行。木通得茯苓,则利尿通淋之功增强;茯苓得木通,义添清利湿热之功。二者相须为用,治疗湿热下注、小便赤涩、淋证等。

本品性通利而清降,能上清心肺之火,下导小肠膀胱之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适用于湿热内盛所引起的小便赤涩热痛、血淋、口舌起疮、心烦目赤等证。

无湿热者及孕妇忌用。

内服:3~6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孙会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