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汉内环核心的城色里,有一种美,叫 [复制链接]

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几年前来武汉上大学,与这个城市打第一个照面的地方,就是汉阳。

从高速公路上下来,沿着东风大道,看到沌口的东风汽车在视线里排到了天际,三角湖畔的小洋楼勾起了一连串的想象,从鹦鹉大道拐上长江大桥的画面,是我对武汉最深刻的印象。

路两旁的梧桐遮天蔽日,腰封一样的铁轨缠绕着龟山,大巴带着我蓦然迎向雄浑激荡的长江水。

那一刹,仿佛才是真正地进入了武汉。

这是一个经得住岁月砥砺的地方,所以它真实,泰然,驳杂,又书卷气。

想起一人,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三首《清平调》对她的美描写到极致,诗王白居易也不吝笔墨为她写下过《长恨歌》。都说唐朝因有杨玉环而以胖为美,可究竟是以胖为美?还是胖得很美?

今年get到一个新词,总算理解,这种美有个更脱俗的说法,叫氛围美。

网红都是精雕玉琢的人儿,但脸和身材却像工厂流水线上下来的。有人把老房子拍成了拆迁户的感觉,有人却拍成了文艺大片儿。

为什么相同的事物,却是不同的画风?

其实,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故事感、纵深感以及韵律感,内容才不会单薄,这种由内而外的散发,是一种独特气场,也是一种自我表达,对房子亦是如此。

当城市都在争先恐后打造摩登时尚,只有它静下心来守护时光,探索城市的肌理,将生活、历史、建筑一起交织,升级城市的功能和面貌,塑造独特的氛围,呈现出城市的高级美,远洋东方境世界观,便是这位幕后操盘的高人。

它用什么传达并烘托了大归元片区的“氛围美”?

对于一个城市的理解和喜欢,有时候可能是因为某一条巷子,某一段风景,抑或是某一片恰巧掠过鞋尖的落叶,院墙后的某一声钟响。

从归元寺的一道围墙旁经过,熏香的味道缠绕着黛瓦砖墙,密匝的树枝在天空中伸展成清寂的姿态,仿佛不为俗世喧扰,踏实而坦诚。

朋友提及,上海有几条街秋天落叶是不清扫的,见惯了钢铁森林的人,就喜欢这种真实的感觉,不矫揉造作,所以美得顺理成章。

归元寺这一片区,有的房子已然很旧,古老的门楣,泛白的花窗,墙角处藤枝缠绕,从中穿行,仿佛误入了某一段时光。

历经千年的城市在这种平和淡然、不惹尘埃的氛围里,缓缓沉淀出了自己的气质。

这就是大归元片区的特质,透露着一个城市深沉的底色,展示着这个城市真实的个性,便是“氛围”一词在这儿的微妙之处。

果戈里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

建筑的气质,是深入骨髓的,所以可以自己发声,自己表达。

△(图片来源于HANS)

这些年,武汉的内环发展得如火如荼,汉口、武昌的金融中心不断迭起,在让武汉变得更高级、更国际化这件事上,汉阳仿佛是唯一没什么巨变的地方。

大家以为是时光困住了汉阳,汉阳却用暮鼓晨钟和不疾不徐的态度告诉你,其实是汉阳藏起了时光,用它的处之泰然,表达着这片城市的情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

繁华中心,归元寺的香火与梵音也许是对这个躁动的世界最好的安抚。白色的鸽子越过飞檐翘角,向天空传递着处变不惊的气息。

以归元寺为中心,向外扩展出层层叠叠的楼宇,就像这片城市的年轮,赋予了这片城市灵魂。

没走几步,就在这片归于沉静的地方,遇到了一幢形态特殊的建筑,坡形屋顶飞瀑般倾泻在城市的华光里,与归元寺抱拳相交,那一池粼粼波光,仿佛闪烁着时光的影像。

这就是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它面向着人流如织的汉阳大道,却静静地伫立在旁,像一位智者,浮世三千,不争喧嚣。

元代安南王陈益稷的府邸、晚明缙绅王袗的葵园、清代“三槐王氏”建起的“三槐堂”……它似乎正缓缓讲述着汉阳的那些过往,将时光点滴收藏。

在这样的氛围里,远洋将呈现出一个集商业街、写字楼、五星酒店、住宅等为一个大型综合体项目,在钟家村这片繁华地带,打造一条2公里长的世界级景观中轴,整整万方,一个新旧交融的城市地标由此崛起。

这是远洋在内环核心造城时的一种气度。

城市虽然流光溢彩,心中却能了无纤尘,在远洋东方境世界观,未来我们也会和这片城市一样,呈现同样的生活态度,拥有一份小自如,还有一份小骄傲。

翠微路上,林木蓊郁,鸟声不歇,令人忍不住抬头在枝叶中寻找,循着声音往前走,遇到了阅尽千年风霜的西大街,它蕴藏的故事可以上溯到伯牙子期的“高水流水”之前,很多武汉人对于汉阳的记忆,也久久地停留在这儿,它曾经烟火缭绕,人来人往,虽是一条市井驳杂的街道,可也曾见过“大世面”,人们对生活的赤诚,也都淋漓尽致地显露在这个地方。

如今因为旧城改造,这儿成了偏僻陋巷,行走其间,微微地怅然若失,不过那些石门洞子,旧式花楼,和依旧闲逸的卖菜婆婆告诉着我们,城市无论如何生长,它的根骨依旧如常。

左手边不经意地一望,工地的围挡里,似乎还有融通中西的圣母堂、绣花堂、和圣心堂的踪影,虽然轮廓隐约,却证实了它们都将被原址保留。

从鹦鹉大道一路向北,就是汉商银座和新世界百货,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站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忽然一站就是好几分钟,竟忘了移动脚步。

在视线模糊的边缘,一座古城与霓虹交叠,接天连日的坊舍勾勒了古城的轮廓,宅邸相望,衣香缠绵不绝,雕梁画栋,是一片豪门林立的景象。

这个汉阳最早繁华起来的地方,是三千年前的却月城。

千年历史的气息,自古的“黄金地段”,让人恍惚间一瞬穿越,古往今来的繁华盛景,大抵都是同等的气韵。

没几步就到了古琴台,这里虽不再琴声袅绕,却见年轻人溜着滑板,女孩放着风筝,月湖边有歌有弦,桃树杨柳迤逦相扶,动荡起伏的心情瞬间被熨平,杂乱的思绪也仿佛在窸窸窣窣的风声里渐渐都放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后花了十几分钟从汉阳大道骑车到汉阳江滩,这里是和汉口、武昌江滩都不一样的地方,江水撞击出了几分野趣,岸边草木茂密,是随心潇洒的模样,坐在浪花溅落裤脚的地方,发呆一小时也不会觉得时间太长。绕道晴川阁,龟山下被花树簇拥着的飞檐亭台,透露着历史的苍茫,心也会跟着一起回溯时光。

△(晴川阁的樱花季,图片来源于网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

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人把诗歌都写在了汉阳,因为饱经沧桑,笔触缓慢而悠长。

个传说,多件传世文物,城市再迷人的璀璨,都没有此刻更想用指尖探索千年的内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将岁月芳华揉进了血脉,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在这样的意境中诞生,皮相与骨相因而同时兼备。

没有谁比远洋东方境世界观更懂汉阳,更尊重它的过往。作为武汉城市的改造专家,承袭了老汉阳的文化遗迹,使远洋在大归元片区的一众楼盘中展现出更高的辨识度,奉上了8号地块最顶级的住宅系列——春秋大宅。

无论网红打卡地有多红,终究经不起时间的推敲。

所以,在武汉城市中心置业的高端人群,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