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痛风医案一则 [复制链接]

1#

郑某某,男,40岁,年11月17日初诊。

主诉:反复右跖趾关节疼痛8年。

病史:患者8年前因长期大量进食海鲜后出现右跖趾关节剧烈疼痛,皮红肤肿,医院就诊,查血尿酸μmol/L,诊断为“痛风”,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好转。此后右跖趾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时作时止,每月发作1-2次,不规律口服非布司他降尿酸。现经人介绍,慕名来诊。刻下:身困乏力,时有腰痠,纳寐可,二便尚调,见右跖趾关节稍变形,皮肤稍红,舌淡苔白,诊得脉沉。查血尿酸μmol/L。

处方:补气通络方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芪30g葛根20g薏苡仁20g

牡蛎30g(先煎)山楂20g白芍30g

炙甘草10g百合20g山慈菇20g

五味子9g女贞子9g谷麦芽各15g

共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诊(.11.24):药后身困乏力解除,关节痛风疼痛未作,腰痠,舌淡红,苔白,脉沉。予上方加忍冬藤20g,再进14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12.08):药后诸症悉缓,痛风未作,自觉无不适,复查血尿酸μmol/L,舌尖红,苔白脉沉。予二诊方加海桐皮20g,续进7剂,煎服法同前。

此后患者坚持于吾师处长期随诊调治,多次复查血尿酸均正常,痛风未曾再发作。

按语:痛风为现代病名,但其病症中医记载已久,张景岳言其病因有“自内而致者,以肥甘过度,酒醴无节,或多食乳酪湿热等物,致令热壅下焦,走注足胫,而日渐肿痛,或上连手节者,此内因也。”指出本病多由饮食所伤,湿热内阻所致。本案患者为商人,应酬颇多,多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血停成瘀,阻滞经脉,流注关节,发为痛风;罹病日久,病多迁延,关节疼痛虽缓,然邪实耗伤正气,再则脾湿下流及肾,应之肾外府,而见腰痠;脾失健运,气虚不振,形神失养,故而身困乏力;结合舌脉,辨为气虚络瘀,湿热内阻之证;故治当益气健脾,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吾师投补气通络方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之。

方中*芪健脾补气,气充津布,气旺血行,则痰湿自化,血瘀得通,热无所依;葛根味甘性凉,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既升举清阳,亦生津舒筋;薏苡仁甘淡微寒,舒筋骨拘挛,疗湿痹有神,《神农本草经》言其“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配合葛根,可解除肌肉经络湿阻,利于气机通畅;牡蛎味咸入血,可潜阳散结,助通脉络;山楂于补气药中,不特善于消肉食,而更且善于活血脉利气机;白芍补而能收,养血柔肝,与甘草相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百合为甘寒之品,有养阴之功,《药性论》言“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山慈菇解*化痰、消肿散结,消除局部关节肿痛,且现代研究证实百合、山慈菇具有促进尿酸盐排泄、降低尿酸的作用;久病入肾,有腰痠之症,予五味子、女贞子添益肾水,盖子者肾也,以子补子;再佐谷麦芽健脾消食,生化得源。全方配伍攻补兼施,配伍得当,清热除湿不伤阴,益气滋阴不留邪,使湿热得除,痰瘀可化。

二、三诊之时,痛风均未作,诸症悉缓,在原方之上稍加除风湿热痹之药,以巩固疗效。后多次随诊,已无不适,血尿酸正常,痛风未再发作。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