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鸡露功如人参说说那些中药纯露的效果 [复制链接]

1#

药露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剂型,普通所称的“露”,是药料与水蒸馏的流出液。自然界的霜露,都是阴液之物,而性用各不相同。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阴气盛则露凝为霜,霜能杀物,而露能滋物,性随时异也。”草木得天露始润,燥热需甘露以滋。

古人用露疗病,取其功能润肺、解暑、止渴等,并用以调疥癣敷药。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之为饴,饮之益寿。即所谓“甘露”。

露性甘平,功能清润,不同物上的露,古人认为有不同的作用。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曾记载了二十二种,并对这一剂型的制法和作用作了说明。

他说:“各种药露,凡物之有质者,皆可取之,露乃物质之精华,其露即所蒸物之气水,物虽有五色不齐,其所取之露无不白,只以气别,不能以色别也。时医多有用露者,取其清冽之气,可以疏瀹灵府,不似汤剂之腻滞肠膈也。”如百花上露,能令人好颜色;柏叶上露,功能明目;糯稻上露,能治痞块;荷叶上露,能明目、下水臌气胀、利胸膈、宽中解暑等。

白居易录有碧玉浆方,取荷叶及稻草露澄清,和人参、蜂蜜、人乳等顿服,治一切虚损劳症皆有奇效。这是一个良方,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值得效法选用,通过再认识、再实践,去发掘提高。

自然界的天露,既能防治疾病,人工造的药露,也有医疗作用。如古人取甑蒸糯米的汽水,治小儿诸疳遍身,或面上生疮,以汽水扫疮上,数日即愈。近代各种注射液,蒸馏提取,在制剂上比过去进步。今天虽有各种注射剂,但口服药如果用药露代煎剂,似乎值得研究推广。

我研究《本草纲目拾遗》各种药露,确实有效,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现举几种如下,供参考。

1.金银花露 用忍冬藤或花蒸取。鲜花蒸者香,干花蒸者少逊。功能开胃宽中,解毒消火,暑月以之代茶,可以解暑;小儿食之,防治疮毒。

2.薄荷露 用鲜薄荷蒸取。气烈而味辛。功能凉膈发汗,发散风寒,解热消肿等,虚人不宜多服。

3.玫瑰露 用玫瑰花蒸取。气香而味淡。功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专治肝气、胃气等痛,效果良好。

4.桂花露 用桂花蒸取。气香味微苦。功能明目疏肝,清气止口臭,可治龈胀牙痛、口燥咽干等。

5.茉莉露用茉莉花蒸取,气香味淡,其气上能透顶,下至小腹,解胸中一切陈腐之气,然止可点茶,不宜久服,令人脑漏。

6.蔷薇露 用蔷薇蒸取。能疗心疾,泽肌润体,去发腻,散胸膈郁气。土蔷薇花所蒸蔷薇露,专治温中达表,解散风邪。

7.兰花露 此乃建兰花所蒸取者。气薄味淡,食之明目舒郁。

8.夏枯草露 用夏枯草蒸取。功能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治疗瘰疬、目痛羞明等。

9.白荷花露 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止血消瘀,清暑安胎。

10.桑叶露 治目疾红筋,去风清热。

11.夏枯草露 治瘰疬鼠瘘,目痛羞明。

12.枇杷叶露 清肺宁嗽,润燥解渴,和胃。

13.甘菊花露 清心明目,去头风眩晕。

14.骨皮露 地骨皮所蒸。解肌热骨蒸。一切虚火。

15.米露 以新鲜白米蒸取,色白气清,如莲花者。功能和中纳食,清肺开胃。大补脾胃亏损,生肺金如神。

16.姜露 用生姜蒸取。功能温中辟寒、和胃止呕、消食化痰等。

17.椒露 用鲜辣椒蒸取。功能开胃明目,健脾运食。

18.梅露 鲜绿萼初放花,采取蒸露,能解先天胎毒。六月未出痘小儿,和金银露食之,极佳。

19.鸡露 用一年内的童子鸡剖净去肠杂蒸取。气清色白,望之如有油,气味甘。功能大补元气、效与人参同功。能消痰益血、助脾长力、生津明目,为五损虚劳补药。

上述各种药露,仅是举例而已。药露一般多用新鲜的含有挥发性成分的单味药物,可根据病情实际需要和药物性能,可单味提取,或复方提取。单味提取如佛手、陈皮、青蒿、菊花、丁香等。成方提取如香苏饮、平胃散等。

总之,蒸取药露,不但就地取材采用鲜药,而且服用方便,蒸取药露,既不像生药碍胃,而且还有疗效。如在秋末冬初时,上山采用鲜野菊花,进行蒸馏取露,其药效高,疗效更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