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草药的故事金银花的传说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忍冬解*和尚救,陈氏擅用银花秀。疮伤舍此无二品,止痛去脓起陷速。清热解*益脾胃,通脉溶栓气生优。必须服用大剂量,杯水车薪病更愁。先白后*白*存,气味清香甘润口。沂蒙邑密均著名,简便贱宜良药流。
  相传在丁香河边有一对孪生姐妹,大的叫金花,小的叫银花。一天见人追一个遍体鳞伤的瘦弱女子,就奋力解救。可是女子伤势过重,周身红斑发热。金花为寻求一仙草而遇难,银花接着寻找到此草,好康复,但银花也因过劳而死。被救女子在这对姐妹坟墓前种此草以表示念慰。每到夏天先白后*,交相辉映,人们称此花为金银花。因金与银皆宝,故又名二宝花。民间情歌云:
  天地氤氲夏日长,金银二宝结鸳鸯。
  山盟不以风霜改,处处同心岁岁香。
  所以又有“鸳鸯蛤”之称。入冬老叶枯落,叶腋再簇生新叶,经冬不凋,故又有“忍冬”之雅号。
  蔡淳《金银花》云:
  金银赚尽世人忙,花发金银满架香。
  蜂蝶纷纷成队过,始知物态也炎凉。
  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宋徽宗年间,蔡京、高俅专权,刀兵、祸患、天灾皆至。苏州太平山白云寺的和尚靠挖野菜度日,山上蘑菇肥大鲜艳,质厚光滑,采回煮食,不久腹痛流痰,恶吐昏死。阳春三月,百草繁茵,其中一和尚想起豫章和尚云游用鸳鸯治*疮一事,即使不能解蘑菇*,也可一试。他便上山采回鸳鸯给中*者煮而食之,结果食者得救,怕苦涩而不食者一命呜呼。南宋文学家洪迈(~年)的《夷坚志》记载:“中野菌者,急采鸳鸯草啖之,即今忍冬也。”忍冬、鸳鸯草即金银花。
  相传,孙思邈一日看病归来,见两姐妹晒药,便讨茶喝。孙思邈一口气喝完,只觉甘冽甜美,热清神爽,便问其花何名。告之日:“这种花初开如银,久则如金,故名金银花。”孙悟到其药性,在后来不少方剂中以此花为主药。
  清代陈士铎《洞天奥旨》说:“疮病一门,舍此味无二品也。”主张“消火热之*必用金银花,”每每疾呼“若能多用,何不可夺命以须臾,起死于顷刻哉”,“诚以金银花少用则力单,多用则力厚而功巨也”。陈氏经验,疮疡起时必得金银花可止痛,疮疡溃脓必得金银花可去脓。疮疡收口时必得金银花,可起陷。疮疡必重用,恒用二两,一般半斤至十二两。
  《本草正》曰:“金银花善于化*,故治痈疽、肿*、疱癣、杨梅、风湿诸*,诚为要药。*未成者能散,*已成者能溃。但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炖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
  《外科精要》云:金银花“治痈疽发背,不论何处,皆有奇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