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属中医所说之痹症。《内经》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游走性关节炎);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重着不移,固定一处)。”
由于痛风是“因饮食失宜,外邪(有人认为是痰瘀;本人以为是湿邪为主。至于局部红肿热痛,那是寒湿或湿邪化热使然)痹阻,沉积于关节周围,以第一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为主,或反复发作,甚则可出现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因此,治疗上必须宣痹(痹者,闭也)、清热、化湿、祛风结合在一起,而重点仍在化湿。
处方为:
苍术12克生石膏30克肥知母12克忍冬藤30克
*柏12克淮牛膝12克生薏仁30克桑枝12克
防风12克晚蚕砂15克车前草15克生甘草5克。
每日一剂,煎两次,每次30-50毫升,饭后温服。
(土茯苓、萆薢、丝瓜络亦有降尿酸的作用,可参入其间)。
上方由苍术白虎汤(苍术、石膏、知母、甘草)和四妙丸(苍术、*柏、牛膝、薏仁)两方组合而成。
据本人的临床观察,苍术白虎汤治疗痛风,优于桂枝白虎汤(桂枝换苍术);再加上四妙丸除湿之力,正符合痛风湿热痹阻,以湿为重这一特点。忍冬藤即金银花藤,其有清热、解*、通络之功效,可治风湿性关节炎;晚蚕沙(蚕之大便)祛风除湿,活血定痛,对痛风一症可谓有针时性了。防风用其祛风透邪;土茯苓、萆薢、丝瓜络、车前草利湿而使尿酸排出。
上方之所以推出,无非是让罹痛风之苦者,得此方而解“虎咬之痛”(有书上说:痛风痛如虎咬、昼轻夜剧)。本方分文不收,欢迎转抄。
痛风的元凶是高尿酸所致,因此,不酗酒、少吃竹笋、芦笋、香菇、豆制品、生猛海鲜等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及新鲜绿叶菜等等都是必须要做到的。
再要强调一下的是:1,本方仅针对痛风急性发作而设,没有根治痛风之作用。2,由于地区、气候生活习惯等原因,在一个地方有效的处方,在别的地方不一定一定灵光。若是,请不责怪郎中也,中医《内经》上早有“异法方宜论”一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