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遇到几例幼儿急疹患儿,有必要普及一下。了解了病因大家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可以从容应对。
幼儿急疹的病因,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由病*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由于外感风热湿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临床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发烧一般可以持续3-5天,疹出烧退或烧退疹出,皮肤发出玫瑰红色小丘疹,形状与麻疹相似,所以又叫“假麻”。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尤以冬春两季较为普遍。主要以飞沫传播,本病预后良好,并发症很少。常见于出生六个月至二岁以内的宝宝。患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幼儿急疹传染,发现患病特征要隔离。“幼儿急疹在临床上很常见,发病率在90%以上,6~12个月的婴儿最常见。”虽然这种病没啥危害,自己就会好,但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且会传染,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病了,必须避免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春季婴幼儿尽量别去人集中地方,避免被传染。
幼儿急疹如果护理得当,通过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小儿推拿通过穴位推拿可起解表、清热解*之功,促使急疹较快透发,缩短病程;疹出后患儿多有一两日精神烦躁,需家长精心护理,可以继续推拿两天便好。
家长不要急于退烧,这样不利于孩子出皮疹和疾病的治疗。因为幼儿急疹常是夜间突然发热,而且高热不退,服用退热药后,如有汗出,则体温会有所下降,过后体温复升,常常达到39~40℃。发热时,身上不出皮疹,发热退后,才出皮疹。
对幼儿急疹总结出8个典型特症:
1.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3-5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3.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溏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耳后、枕后能摸到*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6.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玫瑰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7.患儿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都在8~10个月大时发病。
处理方式
/p>
8.孩子大多疹发出便会退烧。
宝宝发烧时家长护理方法:
1、物理降温,宝宝发热高,可用温毛巾擦拭头部和腋下及手脚心小腿肚子,以物理的方式来降低宝宝体温。推拿降温,中医认为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1)发热期:疏风清热。方法:清天河水10分钟,平肝清肺5分钟。(2)出疹期:养阴清热。加揉二马5分钟。其它根据宝宝具体情况辩证配穴。
2.慎重使用退烧药:发烧时并不是只要让宝宝退烧就好,但若宝宝因高烧超过39.5度而表现得烦躁不安,或有惊厥史,便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3.补充水分:发热时小便量会相应减少。为避免宝宝出现脱水症,可以利用奶粉、母乳、开水、米汤等替宝宝补充水分。让宝宝穿较薄的衣物:如果让宝宝穿上厚重的衣服或者盖上厚被子捂着,会使宝宝体温更高,造成高温惊厥。发烧时最好让宝宝穿的薄点。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用温毛巾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防止着凉。
4.孩子患幼儿急疹,可以用带根的香菜煮水喝,也可以擦拭局部皮肤促疹发出。
5.如果孩子有惊厥史或平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