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带下病缠绵难愈,如何用药是关键 [复制链接]

1#

妇科最重经、带、胎、产。临床所见,带下缠绵难愈之人,体质多虚且病情复杂,常湿瘀互结,该如何用药既能驱邪又能扶正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国医大师班秀文先生的经验吧!

班老认为妇人带下与湿瘀有密切关系,湿与瘀合,脉络凝滞不通,进而加重病情,使冲任二脉功能难复,进而五脏功能失调。故其治疗,疏通脉络是一个重要措施,只有瘀去新生,血脉得复,脏腑经络功能才能正常,带下才能治愈。而藤类药物质地刚柔相济,得地之阴气滋养,天之阳气润濡,能曲能伸,最善通经疏络,故清除脉络瘀积最善;络通瘀祛,肝之升发之气得行,脾之运化得健,肾之封藏得蛰,任脉得通,带脉得束,带下焉有不愈之理。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班老也善于用藤类药物去治疗带下疾病,尤其是忍冬藤和鸡血藤。

(鸡血藤,图片来自网络)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善入血分治血病。鸡血藤一味,虽药物平凡,但补中有通,性温而治血,实为一箭三雕之义。

其一,甘补之药,适合妇人柔弱之体,滋肝之阴,益肝之阳;

其二,疏通血脉,祛瘀生新,有利于肝气阳刚之性之复苏;

其三,温通血脉,驱散阴邪,使血行湿也祛,不但利于瘀阻之疏散,而且利于湿邪之清除。

(忍冬藤,图片来自网络)

忍冬藤,性味甘苦微寒,功效清热解*通络,临床用于瘀热邪*壅盛者。忍冬藤虽为金银花的茎叶,但药用与花有一定的区别。花质轻清,善于清热解*,尤其是解气分之*效果显著;而忍冬藤质较重厚,不若花之轻扬,故解气分热*之力不及金银花,然通络清热,清脉络之热*则效力优于其花;且茎藤之属,质地重着,故治下部之湿瘀壅滞、脉络不通有良效,且古人已有用之补药之先例,故久服无伤身殒体之忧。

遵循班老“理血止带”原则的盆炎净口服液,重用忍冬藤和鸡血藤,入血分的鸡血藤补血兼活血,忍冬藤药性虽偏寒凉却不碍经血,兼清气分之热,双藤合用,不仅通络止痛还能祛瘀生新,此外,二者药性平和,使得女性经期也可正常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