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认为,痛风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痰浊蓄积无法排出而导致的疾病,将其归入“痹证”范畴,并把痛风的证型分为湿热痹阻、血瘀痰凝等。根据不同证型,各大名医书籍记载了以下4剂痛风古方:
祛痛汤
苍术、*柏、络石藤、没药,当归尾,蚕沙,车前草,忍冬藤,蒲公英,薏苡。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4日为1疗程。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络石藤善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没药、当归尾活血化瘀止痛;蚕沙祛风除湿、和胃化浊;忍冬藤清热解*、疏风通络,常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的消炎治疗。诸药合用,适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江苏中医
痛风验方
三角风,八角风,九节风,鸡血藤,白通草,花椒根
日1剂水煎服。
三角风、八角枫具祛风除湿之功效,鸡血藤具降血脂、舒筋活络之功效,三者均常用于风湿痹痛;九节风可散瘀止痛;白通草用于湿热内蕴之症,花椒根散寒、除湿、止痛。诸药合用,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患者。
《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首》
镇痛消风汤
车前子,秦艽,灵仙,川牛膝,忍冬藤,地龙,*柏,山慈菇,甘草
日1剂水煎服。痛甚加制川乌,元胡;热盛加野菊花,*花地丁;活血加丹参;利尿加滑石。
中医往往因为痛风产生的关节问题,而将疏通经络、排除湿热作为着眼点,而秦艽正是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清湿热的功效,与牛膝、秦艽、地龙、山慈菇配伍同用,甘草则为辅助、协调作用。诸药合用,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患者。
新中医
昆布海藻汤
昆布,海藻,浙贝,赤芍,太子参,茯苓,熟地,山药,仙灵脾(淫羊藿)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0g。
昆布、海藻软坚散结,利水消肿,辅助溶解尿酸盐结晶;浙贝、赤芍、仙灵脾清热化痰,祛瘀泻浊;太子参、熟地补益生津。诸药合用,适用于血瘀痰凝型合并痛风石沉积患者。
《百病良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