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痹(Wangbi)痹系凉爽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至的骨关节疾嫡、以小关节痛苦,肿胀,晨僵为特征。其起痫慢慢,屡屡拖拉不愈,多因感想风寒湿邪而屡屡发生。初起多以小关节呈对称性痛苦肿胀,好发于指关节或背省、晨僵.运动不利;病久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拒按.运动时痛苦;后期关节变形僵硬,领域肌肉减弱。
舌淡胖,苔白消、脉沉纫。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发生期血沉增快。X线摄片看来骨质蓬松改革等。本病属西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旦有风寒湿阻、风湿热郁、痰淤互结、肾虚寒凝、肝肾阴虚、气血专虚等证型.但常相万兼杂。临床所见,以肾虚、风、寒、湿、痰、淤兼杂致病者占多数。故治宜祛风散寒除湿。益肾化痰祛淤。
医治法则
尪痹的医治大法是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强大筋骨,祛瘀通络。
肝肾同源,补肾亦能养肝、荣筋且能祛寒、化湿、散风,督促风寒湿三气之邪出门。治瘀通络可祛瘀生新。肾气旺,精血足,则髓生骨健,关节筋脉得以淖泽荣养,可以使已落空平常功用的肢体、关节慢慢复原功用。
总之,在医治时要捉住补肾祛寒这一中心,再随证聚集化湿、散风、活血、壮筋骨、利关节等,标本分身。
若见有邪郁欲化热之势时,则须节减炎热之品,加用苦坚清润之品。遇有已化热者,则宜暂投以补肾清热法,俟标热得清后,再慢慢转为补肾祛寒之法,以治其本。
其它,还须时常重视调护脾胃,以固后天之本。
阅历方药
依据医治法则,制订了下列五方,随证加减,举行医治。
1.补肾祛寒治尪汤
川续断12~20克,补骨脂9~12克,熟地*12~24克,淫羊藿9~12克,制附片6~12克(15克以上时,需先煎25分钟),骨碎补10~20克,桂枝9~15克,赤、白芍各9~12克,知母9~12克,独活10~12克,防风10克,麻*3~6克,苍术6~10克,威灵仙12~15克,伸筋草30克,牛膝9~15克,松节15克,炙山甲6~9克,地鳖虫6~10克,炙虎骨(已禁用,代用方剂写在背面)。水煎服,逐日1剂,分两次服。
虎骨、豹骨、熊骨现为禁用品,我罕用彻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果然铜(醋淬、先煎)6~9克,三药同用,以代虎骨,偶尔能获取好似成效,仅供众人参考。
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稳定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而成。
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壮筋骨,制附片补肾阳、祛寒邪,熟地*填精补血、补肾养肝为主药。
以骨碎补、淫羊藿、虎骨温补肾阳、强大筋骨,桂枝、独活、威灵仙搜散筋骨肢体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为辅药。
又以防风散风,麻*散寒,苍术祛湿,赤芍化瘀清热,知母滋肾清热,山甲通经散结,地鳖虫活瘀壮骨,伸筋草舒筋灵活,松节通利关节为佐药。
牛膝下行引药入肾为使药。
个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又有反佐之用,以防温热药助化邪热。
加减法:上肢关节病重者,去牛膝,加片姜*10克,羌活10克。
瘀血症显然者,加红花10克,皂刺5~6克,乳香、没药各6克或苏木15~20克。
腰腿痛显然者,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克,并加剧川断、补骨脂用量,随汤药嚼服胡桃肉(炙)1~2个。
肢体关节蜷挛僵屈者,可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米30~40克,木瓜10~12克,白僵蚕10克。
脊柱僵硬变形、屈折受限者,可去牛膝、苍术,加金狗脊30~40克,鹿角胶9克,羌活9克。
关节痛苦重者,可加剧附片用量,并再加制草乌6~9克,七厘散1/3管,随药冲服。
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或加砂仁3~5克或藿香10克。
脾虚不运、脘胀纳呆者,可去熟地,加陈皮、焦神曲各10克。
本方最罕用,主治肾虚寒盛证。
2.加减补肾治尪汤
生地15~20克,川续断15~18克,骨碎补15克,桑寄生30克,补骨脂6克,桂枝6~9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酒炒*柏12克,威灵仙12~15克,炙山甲9克,羌、独活各9克,制附片3~5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20~30克,地鳖虫9克,伸筋草30克,生薏米30克
本方主用于医治肾虚标热轻证。
本方仍以上方减去温燥之品,插手苦以坚肾、灵活疏清之品,但未完整去掉羌活、独活、桂枝、附片等祛风寒湿之药。在临床上,本方虽较补肾祛寒治尪汤稍少用,但较下方尚属多用。
3.补肾清热治尪汤
生地15~25克,川断15克,地骨皮10克,骨碎补15克,桑枝30克,赤芍12克,秦艽20~30克,知母12克,炒*柏12克,威灵仙15克,羌、独活各6~9克,制乳、没各6克,地鳖虫9克,白僵蚕9克,蚕沙10克,红花10克,忍冬藤30克,彻骨草20克,络石藤30克,桑寄生30克
本方主用于肾虚标热重证。
本方较上两方均为少用,但遇邪已化热者,须先用本方医治,故主用于肾虚标热重证。标热消退后,仍需依据辨证论治的轨则,慢慢以补肾祛寒法为主治其本。
4.补肾强督治尪汤
熟地15~20克,淫羊藿9~12克,制附片10~12克,骨碎补15~20克,羌活12克,独活10克,桂枝15克,赤、白芍各12克,知母15克,地鳖虫6~9克,白僵蚕9~12克,防风12克,金狗脊20~40克,鹿角胶9克(烊化)或鹿角霜10~12克,川断15~18克,杜仲15克,麻*3~6克,炙山甲9克,怀牛膝12~15克,生薏米30克,伸筋草20~30克
本方主治肾虚督寒证。
加减法:腰胯痛苦、大腿伸屈不利、下蹲坚苦者,可加泽兰12~15克,白芥子6~9克,苍耳子6~9克,苍术9克,五加皮9克。
汗多可减麻*,寻常不减也可。
腰痛显然而以腰脊强痛为主者,可加补骨脂12克,制草乌3克,干姜3~6克。
略见热象(上火)者,改熟地为生地,加炒*柏12克,秦艽12克。
骨关节见损者,可加寻骨风15克,果然铜9克(先煎)。
5.补肾清化治尪汤
骨碎补15~20克,川断10~20克,怀牛膝9~12克,*柏9~12克,苍术12克,地龙9克,秦艽12~18克,青蒿10~15克,豨莶草30克,络石藤30克,青风藤15~25克,防己10克,威灵仙10~15克,银柴胡10克,茯苓15~30克,羌、独活各9克,炙山甲6~9克,生薏米30克,忍冬藤30克,泽泻10~15克
本方主治湿热伤肾证。
加减法:手脚屈伸不利者,加桑枝30~40克,片姜*10克,减银柴胡、防己。
痛苦游走未必者加防风9克,荆芥10克,去地龙。
痛剧难忍者,可加闹羊花0.3~0.6克。肌肉痛者,可加晚蚕砂9~15克。
版权证实:本文摘自《医学练习录》,中原出书社出书,年3月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