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不与风霜改
忍冬,在中医的处方里多见,氤氲有一股药香。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金银花,为我们所熟知。
春夏季,是金银花的青春期。它枝叶葳蕤,青藤翠蔓,四处攀爬,沐浴在阳光里,绽放出最舒展的姿态。目之所及,无论是在疏林田垄,还是在竹篱颓墙,都精神抖擞,青春无比。最让人喜欢的,是它造化神奇的花。在缀着朝露的清晨,一对花儿,生于叶腋之中,开得雅白,蒂带红色,映着蓬勃的朝阳,散发出点点幽香。转过午后,并蒂花中,有一朵先换了面目,变成*色,香气随即浓郁起来。到了傍晚,那*色花朵,因了暮色的浸润,变得细腻起来,像美人头上的金钗。自此,枝枝对对,皎洁与澄*辉映,缱绻曼妙,绮艳多姿。
在《本草纲目》里,这晨银晚金的花儿,也叫金钗股。“金虎胎含素,*银瑞出云。参差随意染,深浅一香薰。雾鬓欹难整,烟鬟翠不分。无惭高士韵,赖有暗香闻。”一种花儿,能与珍贵的金银相连,又以高士相称,可谓“青眼有加”,身家不寻常。
“天地氤氲夏日长,金银二宝结鸳鸯。山盟不与风霜改,处处同心岁岁香”。金花银花并蒂并根并花,据说若是撷其一朵,另一朵花必紧随其下,可谓形影不离。因为一蒂二花,两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能与鸳鸯结合的,都是好名字。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在明镜般的水边,杜牧作别友人,随手扯下一根忍冬藤相送,有折柳送君之情,也有共勉之意。
就风韵和雅趣而言,金银花远远逊于忍冬,但人们喜欢这富贵的俗。何况,清丽的花儿,还有素雅的气质。张恨水曾说:“金银花之字甚俗,而花则雅……每当疏帘高卷,山月清寒,案头数茎,夜散幽芳。泡苦茗一瓯,移椅案前,灭烛坐月光中,亦自有其情趣也。”金银花匍匐生长能力强,适合做地被栽培;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意境,可把它那细而柔的蔓条,缠绕扎成花廊、花架、花栏、花柱,以及让它缠绕假山石等。
人们喜欢它,或缘于它的药性:“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逐尸为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金银花摘下晒干后,呈浅*色,清香犹存。金银花茶,略微苦,却有回甘,是暑天清热败*的佳品。
人们喜欢它,更在于它的家常:“引露牵风百尺长,繁花白白又**。浮空一片金银气,好作医贫活命方。”清朝张德裕说:“今人多用其花随处有之,取之不竭。”“如此简、便、贱三字毕备之良药”,人们自然要“移根庭栏间,以备急”。
“长藤绿叶布浓阴,朝吐银花暮作金。诗味无穷关不住,幽香阵阵出柴门”。忍冬花期长,从春到秋,花开不绝。花谢,叶落,到了深秋,长长的藤,会长出紫红色的新叶来,在寒冬经久不凋。
在冬日里,看着这藤,念着忍冬之名,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暗示。
任崇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