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积水是妇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低热、下腹坠痛、腰骶痛、白带增多、盆腔包块等症状,多为双侧,以间断性阴道流液为典型特点,是导致不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本病亦可无症状,妇科检查可表现为附件饱满,条索样增厚及肿块等。
输卵管积水属中医学“肠覃"、“不孕"、“妇人腹痛"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致水湿运化失司,瘀阻湿停而致病;妇人经行产后,气血虚损,血室大开,湿热*邪趁虚内侵,邪与血结,阻滞气机,气滞血瘀,病久致有形湿邪停聚胞络而发病。本病为湿热瘀*阻滞经络所致,治疗应以活血散结、利水排*为主,扶元固本为辅。
今天说的这个方子能活血散结,利水排*,治疗输卵管积水很有效果。
组成:络石藤、*箭羽、土贝母、白芷、皂角刺、路路通、猪苓、大腹皮、苍术、土茯苓、*芪、*参、忍冬藤、桂枝、吴茱萸、玳玳花、三七花、甘草。
方中络石藤苦泄破瘀,清热解*,善于通络;*箭羽破血通经,解*消肿;土贝母、白芷散结消肿,活血排脓;皂角刺、路路通通络走窜,化瘀消癥,利水;猪苓、大腹皮、苍术燥湿利水;土茯苓利湿祛热,能人络搜剔湿热蕴*;*芪、*参补气健脾利水,扶正培元抗邪;忍冬藤散热解*,通经脉、调气血;桂枝温阳化气;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二者甘温,“血得温则行",可促进气血通畅,改善组织血运,促进积水吸收;玳玳花破气行痰,散积消痞,祛瘀,促进血液循环;三七花清热解*,活血通脉;两花清宣,药性缓和,通而不破,不伤气血;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配伍,活血散结,利水通络,兼顾扶正,病邪自去。临床可依据患者的病情随证加减。
27岁陈女士因下腹隐痛1年余,伴间断性阴道流液2个月,经彩超检查提示双侧输卵管积水,左侧输卵管内径2.0cm,右侧内径1.5cm,呈腊肠样改变,囊壁毛糙,内可见不完全分隔带及点状稍强回声;子宫直肠凹可见22mm×I0mm积液。
刻诊:月经规律,量可,色暗红,夹血块,经前腰酸,痛经;平素白带量偏多,色偏*,有异味;舌淡紫,苔薄*,脉细涩,中医辨证属水瘀互结证,治以活血散结、利水排*。
处方:络石藤、*箭羽、土贝母、白芷、皂角刺、路路通、猪苓、大腹皮、苍术、土茯苓、*芪、*参、忍冬藤、桂枝、吴茱萸、玳玳花、三七花。上方自月经来潮开始,服用14剂为1个疗程,水煎,每天1剂,分两次温服。煎药后药渣可温敷下腹或煎水泡脚30min左右,以增强疗效。
3个疗程后复查B超示子宫、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子宫直肠凹积液8mm。
针对轻、中度输卵管积液,现代医学常用手术疏通治疗等,但绝大多数属于有创手术,术后输卵管积水复发、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宫孕、不孕等风险增加。中医通过以活血散结、利水排*为主的治疗大法,取得较好疗效。